close

哥多華最著名的觀光景點-清真寺,是僅次於麥加的最大清真寺,也是回教王朝在安達魯西亞所遺留下來的最佳藝術文化遺跡。清真寺佔地2萬4千平方公尺,主要是由橘子中庭(Patio de los Naranjos)及寺廟本身所組成。


清真寺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回教威麥亞王朝的阿布杜勒拉赫曼一世(Abd al Rahman I)於西元785至789間下令建造,隨後歷經數次擴建而成為一座可容納上萬人的大型清真寺。由於工程耗費多時,期間綜合了多種建築風格,到了10世紀時哈克汗二世(Hakam II)更添加了豪華的裝飾包括壁龕和回教式的中庭建築。然而到了天主教徒收復哥多華後在清真寺損毀部份的原址建造了禮拜堂,並且在16世紀時更加大肆興建成一座天主教堂,成為一座既是清真寺又是教堂的華麗壯觀的建築。



 



清真寺融合了摩爾斯式、猶太式、羅馬式及巴洛克式建築風格,看似突兀,卻是清真寺最吸引人之處。





清真寺內的迴廊與鐘樓


 



由贖罪門(Puerta del Perdon)進入寺內,寺內光線昏暗,僅由少數格子木門將外部光源滲透進來,然大部份採光仍需仰賴樑柱間的吊燈來照明。





清真寺內紅白相間層層交疊的馬蹄形拱門與樑柱(Arches and Pillars)數量高850根之多


 




由花崗岩、碧玉和大理石組成的蹄拱石柱,多半取自於西哥德人和羅馬人的建築


 



紅白相間的蹄拱石柱層層交疊,畫面十分壯觀,不禁讓人肅然起敬




走入其中,昏暗的光線卻又讓人覺得如夢似幻


 



置身寺內會不自主的陷入紅白迷思內...^^





壁龕(Mihrab)精緻華麗的頂部是以色彩鮮豔的馬賽克鑲嵌的唐草造型與阿拉伯文字來裝飾。




壁龕(Mihrab)
位在清真寺南邊,是摩爾藝術的最精華,金碧輝煌的鑲金與巧奪天工的鑲崁藝術,令人讚嘆。這裡也是昔日回教徒行一日七跪的禱告處。


 



主教堂(Cathedral)
清真寺內有一部份的馬蹄形拱柱被破壞以便用來興建教堂,主教堂始建於1523年,內部有一個義大利式圓頂,還有一個邱里格拉風格式座位的唱詩班席。




主教堂融和了哥德式、文藝復興式與巴洛克時期的建築風格


華麗的清真寺內部


 



華麗的清真寺內部





華麗的清真寺內部


 



華麗的清真寺內部


 



華麗的清真寺內部




華麗的清真寺內部


 



橘子庭園(Patio de los Naranjos)


 



橘子庭園(Patio de los Naranjos)
因栽植橘樹而聞名,中庭有一水池,是回教信徒禱告前淨身之處。


 






阿米納爾塔鐘樓(Torre de Alminar)


93公尺的鐘樓原為回教的喚拜樓,天主教勢力恢復後將其改建為迴旋塔式的鐘樓,可直上塔頂俯視哥多華市景。



 



 



清真寺內的迴廊與鐘樓是遊客必拍景點之一,因日照光線不同而呈現了不同的味道


 




迴廊內遠眺鐘樓,鏡頭內難得無人,感覺讓清真寺回歸於寂靜,這才像是使人修養生性的神聖宮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秀"~~的嬉遊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